咨询热线:13681205775
时间:2024-04-14 22:35浏览量:219 字号:AAA
央视网消息:海关总署3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61万亿元,同比增长8.7% 。其中,出口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进口2.86万亿元,同比增长6.7% 。今年以来,在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凭借创新能力和产品品质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长表现亮眼,竞争优势巩固。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向好态势,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较去年四季度加快7.1个百分点,实现良好开局。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9%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47.3%。其中,对东盟进出口9932.4亿元,增长8.1%;对中亚五国进出口950.9亿元,增长26%。同期,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94万亿元,增长3.5%;对拉美进出口5874.8亿元,增长17.3%;对非洲进出口3389.4亿元,增长17.3%。民营企业积极抢抓市场机遇 拓展市场空间中国外贸“主力军”的民营企业积极抢抓市场机遇,拓展市场空间。今年前2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7.7% ,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4.6%,较去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前七大外贸大省市保持份额优势 结构优化前七大外贸大省市继续保持份额优势,结构上呈现诸多亮点。
今年前2个月,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7个省市,合计进出口5.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6.6%,在外贸领域继续发挥“挑大梁”作用。去年外贸成绩单:外贸“稳中提质”有力支撑2023年外贸成绩单可见,外贸第一大省广东进出口8.3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突破8000亿元,占全国超三分之一。江苏进出口5.25万亿元,其中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规模全国第一。
成绩单上的数据成为全国外贸“稳中提质”的有力支撑。吕大良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今年前2个月,前七大外贸省市整体表现突出,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高水平开放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商务部: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有信心有底气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总体来看,外贸发展依托的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出口商品正在向价值链上游攀升,进口市场机遇也在扩大,有信心、有底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新三样”出口强劲 为全球绿色发展添动能从海关统计数据来看,2023年“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更是推动中国稳居全球汽车制造和太阳能装机容量第一大国,令世人对“中国制造”刮目相看。今年以来,即使在春节假日期间,广州南沙汽车口岸始终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2月21日,满载3900多辆国产汽车的大型滚装船驶离口岸,驶往北美地区。广东作为我国外贸第一大省,近年来持续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海外市场,汽车出口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截至2月26日,广州南沙汽车口岸累计完成出口汽车3.7万辆,同比增长54%,迎来新年“开门红”。2023年,我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过去,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大量出口,如今“新三样”海外走俏。在这背后,我国货物贸易的产品结构在持续变化,而产业升级的脚步始终如一。国内需求旺盛 进口延续向好势头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口2.86万亿元,同比增长6.7%,延续了向好势头。